河南护理职业学院发展
铸特色 重质量 着力打造职业教育品牌学校
-------河南护理职业学院发展简介
河南护理职业学院在贯彻国务院、省政府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精神、落实河南省职教攻坚计划中,在香港华夏基金会的鼎力协助下,着力打造特色学校品牌,探索出了一条有效的办学之路。
一、建校历史悠久,办学资源丰厚,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社会影响
(一)悠久的办学历史
河南护理职业学院,创办于1951年,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八大古都之一,周易、甲骨文发祥地,曹操高陵发掘地,红旗渠故乡——安阳市境内的洹水河畔。
河南护理职业学院是我省唯一一所专科层次的以护理、口腔职业教育为主,同时兼顾医学技术类和药学类教育的医学院校,是河南省卫生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
经过60年的发展壮大,学校办学规模、师资队伍、教学资源、学术科研等各项指标均已达到同类学校领先水平。
(二)丰厚的办学资源
学校占地面积539.5亩,总建筑面积20.36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9万册,学校建有8大实训中心、68个实验室,实验设备总价值4000余万元。
拥有一支具有现代教育思想和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师队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36%,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市优秀专家和省市学科、学术技术带头人25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占61%,双师型教师占58%。
学院现开设有护理、口腔、医学检验、药学、农村医学、药剂等专业,在校生8000余人。
河南省第三人民医院为学校附属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北省人民医院等8所医院为学校教学医院。在48所实习医院和实习基地中,三级甲等医院占18所。
(三)深远的社会影响
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特色学校建设,医学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教学质量始终保持在全省同类学校前列。学院先后被确定为河南省护理人才培训基地、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级护理实训基地、河南省职业学校护理专业教师省级培训基地、河南省职业学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基地;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河南省示范性职业院校、河南省职教攻坚重点建设行业示范学校、河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河南省卫生教育先进集体、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先进单位、河南省文明学校。
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得到了中央和地方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韩启德院士听取学校汇报后,为学校题写了校名。全国政协原副主席王文元为学校题词“师有特技、生有特长、校有特色”。
二、推进教育创新,优化教学管理,以特色专业推动特色学校建设
(一)以做大做强为特色,建立了现代人才培养模式
做大即大视野,大理念。把职业教育放在社会经济转轨,人才需求,学生就业,人民健康的国内国际大环境中去思考,建立超越生物模式为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医学模式理念。做强即拥有强势的特色师资、强势的实训条件、强势的创新行为和强势学生质量。
1、形成了现代教育理念
根据特色学校建设需要,学校确定了“敦品励志、笃学健魄”的校训,“团结进取、求实创新”的校风,“敬业崇德、博爱严谨”的教风和“诚实善思、精技尚美”的学风,推进教育创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走特色办学之路。
学校提出的办学宗旨是致力于培养学生较强的生存能力、应变能力和竞争优势,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一生幸福而工作。学校提出的治校方略是依法治校德为先,加强制度建设,促进教育创新,全面优化育人环境。
2、建立了特色的教师队伍
大力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开展“四争四创”和师德标兵、教学名师、骨干教师、教学新秀评选等活动。坚持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实施“名师工程”、“蓝青工程”为抓手,积极开展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学习培训。采取多元制的方式和途径促进特色教师脱颖而出。学校聘请南丁格尔奖获得者孔芙蓉为名誉主任、山东大学护理学院院长娄凤兰和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博士生导师朱智敏为主任委员,省内外多名专家组成了护理、口腔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直接参与、指导学校的教学管理以及科研工作。通过传授教育理论、教学中培养、教学中实践、企业中交流、科研中探索、竞赛中锤炼等形式让教师得到锻炼,丰富阅历和知识技能。护理专业和口腔专业教师,在全省教师技能竞赛中获总成绩第一名,在教育部举办的全国职业学校信息化技能大赛中全部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受到了省政府的嘉奖。
3、创造了强势的实训条件
建起了2000㎡国家级护理实训基地,拥有全功能急救人模型、高级成人护理模型等近35个种类,配有中央监护系统、中心负压吸引系统、全功能呼吸机、除颤仪等开放式护理辅助教学系统设备,护理实验设备数量和先进程度达到与现代医疗机构同水平。学校拥有6个标准口腔专业实训室,面积1000㎡。有电脑温控烤瓷炉、高频铸造机、茂福炉、电解抛光机、喷砂机、进口技工马达、湿喷砂机、琼脂搅拌机、口腔综合治疗椅等先进设备以及教学模型、模具等,有口腔临床模拟实习系统21套,安装有多媒体教学设备。
4、激发了强势的创新行为
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根据市场对人才的素质要求,调整课程设置,有效地改善和丰富了毕业生的知识结构与职业素养,从业能力显著提高。近年来,根据国家大力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策,学校提出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即培养胜任医院、乡镇、社区和保健机构工作的高技能高素质人才。
在教师中开展创新教育教学激励机制,加大对教学科研的奖励力度,5年来,教师培训、科研奖励资金200多万元。
(二)以做精做细为目标,形成了特色专业培养体系
学校口腔专业的发展得到了香港华夏基金会的鼎力资助。以做精做细为目标打造口腔专业。做精即小班授课,由于口腔教学有以学生动手实践为主的特殊性,每个班级30人。做细是细化实践教学环节。口腔实验室有近千平方米与临床实践接轨的实验面积,实验设备达500多万元,实验开出率100%。学生动手能力得到加强,真正实现了和临床一线零距离。毕业生备受用人单位青睐,分布在全国各地,就业率达100%,往往是学生一入校就被用人单位选定,近5年先后培养口腔专业优秀毕业生1000余名
(三)创新实践教学督导和考核方式,以质量优势擦亮特色学校牌子
1、突出实践教学环节
教学实施“三练”(课堂、课外、强化)、“三赛”(班级、学校、省市)、“三考”(课堂、单列、实习前)等实践教学法。利用5.12护士节、5.4青年节举行技能比赛活动。开展“形体训练月”、“礼仪训练月”、“技能练兵月”专项活动,学生综合素质和技术技能大为提高。增加实践教学学时,实施实习前强化技能训练,全天候开放实验室,进行8个月的技能强化训练。
高规格的实习基地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动手能力和技术操作规范性与标准化,毕业上岗后即可进入工作状态。
2、创新教学督导与考核方法
制定以实践教学督导为主要环节和考核措施。学校组织专家督导和学生技能考核反馈相结合,量化实践教学,督导分数,将教师实践教学评价效果作为重要内容计入教师教学档案中,与奖惩结合。
创新学生技能考核方式。在护理和口腔实践教学中,除常规实践考核外,采取逐个考核和单兵对抗的阳光考核方式。将5.12护士节大练兵、口腔技能竞赛项目放在操场中公开进行,全程录像,真正赛出了水平,实现了公平公正。
特色化的教学与管理培养了高质量的学生。在学生中,深入开展德育、素质教育和专业思想教育,涌现出300多名省、市级三好学生和优秀毕业生,培养出了以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孟玲玲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的护理人才。
2002年在全省护理专业统考前50名优胜者中,我校占了33名。2004年以来,在卫生厅组织的全省农村卫生人员学历教育统考中,我校学生连年获得第一名。2005-2012年全省护理技能大赛中,学校参赛队成绩位居第一,参赛选手全部获得一等奖。
(四)扩大学生人才市场的占有率,以就业推动招生数量和质量并驾齐驱
1、拓宽定单培养渠道。先后与上海建工医院、佛山医学会康益医院、安钢总医院等多家用人单位鉴定定单培养合同,按照需求方的要求培养学生。
2、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推行学生多证制,大力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设有国家级职业技能鉴定所、信息产业部通信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所、全国医护英语水平考试中心等4家鉴定机构。3000多名学生通过鉴定拿到了护理员、口腔修复工、计算机信息操作员、医学信息化办公、医护英语资格证书。
3、每年召开用人单位供需供需洽谈会,锻炼学生的社交能力、自我推荐能力,为学生就业提供条件,护理毕业生首次签约率达95%以上,口腔毕业生签约率达100%,就业率100%。
六十年来,学院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能力为本位,以质量为核心”的办学理念,为社会培养了5万多名大中专毕业生,学生就业率达到 98%以上,为保障人民的健康安全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目前,学院按照“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务实重干、跨越发展”的基本思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发扬红旗渠精神,不断创新办学特色,努力将学院建成一所自然环境优美、基础设施配套、办学定位准确、培养模式先进、专业特色鲜明、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质量卓越、管理水平突出、人才素质优异、就业优势明显、社会形象良好,具有区域示范作用的高等护理院校。